每年五月,青藏高原的沉寂被春风打破科银宏泰,逐渐复苏。然而,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那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,依然是冻土遍布,只有强烈的紫外线将远方雪山映照得如同银白色的镜面,反射出刺眼的光芒。在这片残雪和枯草之间,却有一大群人在寒风中爬行、匍匐前进,目光紧紧锁定着地面,时而停顿,时而低头,屏息凝神地观察四周,似乎在寻找着某样极其重要的东西。
他们在寻找的,正是被誉为“百草之王”的冬虫夏草。它被称为“软黄金”,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。这种奇异的物种,形态奇特:它既像昆虫,又似植物。其身躯上密布着黄色的条纹,短小的足部突兀地延展,红色的头部和清晰可见的口鼻令人惊讶。而更为神奇的是,它的头部顶端会长出一根细长的草,冬天它是虫,夏天它是草,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转变。事实上,冬虫夏草并非纯粹的虫或草,它属于菌藻类生物。
每年夏季,青藏高原上,一种名为蝙蝠蛾的昆虫在土壤中产卵。孵化后的幼虫在与冬虫夏草的真菌接触后,菌丝进入幼虫体内,吸取其营养,最终致使幼虫死亡。到来年夏季,一根小草便会从蝙蝠蛾的头部长出,形成了冬虫夏草。
展开剩余86%冬虫夏草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具有增强免疫力的神奇功效,因此备受追捧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青海的冬虫夏草价格一路飙升。最初每公斤仅为十几元,到2007年已涨至每公斤20万元。如今,顶级品种的市场价已突破80万元每公斤,通常保持在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。
2006年4月,四川成都的商人张华来到了杂多县看望表哥张强。42岁的张强十多年前还是玉树一家公司的打工仔,拿着每月200元工资,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,包括冬虫夏草。后来,张强辞去工作,开始像藏民一样挖虫草,借机进入了虫草市场。
经过几年的积累,张强在西宁的勤奋巷做冬虫夏草的收集和销售。每年虫草采集季节,张强会带着全家回到杂多县。他告诉表弟:“为了能抓住这个时机,全家得提前搬到高山附近,住在帐篷里。”他的孩子一个5岁,一个8岁,平时由妻子照看,全家一起挖虫草,年收入可增加5万元。
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,张强一家每天凌晨就上山,傍晚才返回帐篷。挖虫草不是在同一地方,而是根据虫草的分布不断迁移。高原的天气恶劣,脚下是荒凉的高山,没人知道虫草究竟在哪里,最终能挖到多少。
挖虫草的工作既艰难又充满细致,时常有工人一整天在山上劳作科银宏泰,才能挖到几根虫草,而只有品质优良的,才能卖到30到40元的高价。
张华在表哥的带领下,深入了解了整个冬虫夏草的采集过程。这一天,张强带着全家早早地开始了上山挖虫草的工作。张强一边挖,一边耐心教导表弟如何发现虫草。幸运的是,经过一上午的劳作,全家便有了收获,最先发现虫草的竟然是张强的两个孩子,他们发现了60多根藏在草丛中的虫草。孩子们的眼力非常敏锐,迅速察觉到那隐匿在草丛中的虫草。
在张强表哥的带领下,张华在杂多县待了两个月,随后与表哥一同来到了西宁的勤奋巷。曾是土特产集散地的勤奋巷,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冬虫夏草民间集散地。这里有400多家商铺,每年成交额高达百亿元人民币。每天上午10点,商铺周围便人来人往,手提黄色塑料袋的人群穿梭不息。
张强告诉表弟:“每年虫草下来的时候,全国各地的商贩都涌向这里,大家不会口头讨价还价,而是用手指在毛巾下通过捏手指头来确定价格。每个手指代表一万元,价格一谈好,商贩们便会现场称重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整个过程非常隐秘。”
这些虫草被商贩带往全国各地的药材市场,经加工、包装后再次转售给消费者。每经过一轮交易,虫草的价格便会水涨船高。最终,这些虫草可能会在沿海大城市的药店里翻几倍。
张强每年在虫草季节时回到杂多县,平时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西宁的勤奋巷。年复一年,他游走于西藏、玉树、西宁之间,收购和销售虫草。如今,他每年的收入已经超过200万元。
张强深入了解市场变化,他对价格波动尤其敏感。他告诉表弟:“2004年初,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造假现象。”张强展示了一些虫草,随着他轻轻翻动,泥土迅速散落。原来,商贩为了增加重量,会故意掺入泥土。在当时,商贩通过这种方式在每斤虫草上“加重”2两泥土,相当于以1万元的价格买了2两土。
2004年底,张强又发现虫草里出现了木棍般的异物。经过一番调查,张强发现商贩用牙签或者小木棍将损坏的虫草修复,这种做法不仅能修复虫草的外观,甚至能增加其重量。
张华听后决定深入探查这一市场黑幕。一天,他看到一个顾客与商贩争论,买的一斤虫草只有不到900根,而按常理一斤虫草应该有大约1000根。顾客表示,这斤虫草密度超常,单根虫草的价格会更高。张华买下两根虫草,解剖一看,居然发现里面藏有一根铅丝。
张华震惊不已,立刻告诉表哥。张强确认这是商贩用重金属做假,铅丝的重量比木棍重很多,这种做法无疑极其危险。
为了揭开这一黑幕,张强深入市场,不断甄别商贩的造假手段。一次,他发现一批虫草在外表没有任何异常,但内部却有奇怪的黑色斑块。他继续调查,竟然发现虫草头部涂抹着某种黑色粉末,后续的检测表明,这些虫草经过了人工处理,里面被注入了水银,这一伎俩避开了X光机的检测。
张华进一步深入了解,发现了许多市场上冒充冬虫夏草的伪品,包括西藏昌都黑草、亚香捧虫草等。这些伪品看上去与冬虫夏草极为相似,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辨认。
随着冬虫夏草越来越稀缺,商贩们开始利用各种方法加重虫草重量。糖分和盐分成为了其中的常用手段,商贩通过喷洒高糖饮料让虫草吸水,从而使虫草重量快速增加。
到了2008年,冬虫夏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,价格依然呈现出暴涨趋势。商贩们通过多个中介环节,将虫草的价格从产地一路抬升,最终使其变得触不可及。然而,即便如此,市场需求依旧旺盛。越来越多的人因其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,纷纷加入冬虫夏草的消费行列。而真正能够享受这种奢侈品的,又是哪些人呢?
发布于:天津市亿赢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